眼下正值求职季,高校毕业生即将走向职场,开启人生新篇章。但一些不法分子专挑涉世未深的毕业生求职者进行欺诈,让人不得不防。求职不易,还需警惕。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毕业生八大求职“陷阱”及避“坑”提示。
(相关资料图)
一、黑中介陷阱
一些非法职业介绍机构以介绍工作为名,向求职者变相收取各种名目费用。他们的典型特征是没有人力资源服务许可等相关资质,以冒充或伪造相关资质骗取求职毕业生信息。这些非法职介机构即便提供了岗位信息,往往也是与高校毕业生需求不匹配甚至虚假的就业岗位。
防范提示:高校毕业生求职时,应当优先选择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和正规市场中介机构,对市场中介机构应了解其经营范围是否包含职业介绍业务,是否具备《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与市场中介机构签订协议时,不要轻信其口头承诺,一定要看清签约的内容,不要盲目签字。
二、兼职陷阱
一些诈骗分子打着高薪兼职、点击鼠标就赚钱、刷单返现等幌子进行诈骗。其特点是门槛较低,号称轻松兼职、薪酬丰厚。
防范提示:高校毕业生不要轻信既轻松又赚钱的好差事,应当了解当前岗位的市场薪资水平,明白“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下的往往是陷阱”。同时注意个人信息安全,不要轻易泄露银行卡、网银、支付宝等密码信息,不要随意打开陌生网址链接。
三、收费陷阱
用人单位或者中介机构以招聘为名,收取高校毕业生报名费、服装费、体检费、培训费、押金、岗位稳定金、资料审核费等费用。有些中介机构与不法用人单位合作,先由中介机构以推荐工作为名收取费用,毕业生到该用人单位入职时,不法用人单位编造各种理由拒绝毕业生上岗或中途辞退。还有些机构向毕业生承诺提供高薪行业实习岗位,但毕业生必须缴纳相关服务费用。
防范提示:毕业生要谨记,应聘工作本身并不需要任何费用,对于将先交费作为条件的招聘面试实习等都需要谨慎对待,核实有无收费的法律依据。如交费一定要求出具正规发票并加盖单位公章,为可能发生的纠纷维权保留证据。
四、借贷陷阱
个别中介机构或用人单位以高薪就业作为诱饵,向高校毕业生承诺培训后包就业,但须向指定借贷机构贷款支付培训费用。培训结束后,培训机构往往难以兑现承诺,或推荐的工作与原先承诺相差甚远,毕业生可能会面临身负高额借贷又没有实现就业的不利局面。
防范提示:高校毕业生要增强辨别意识,看机构或企业经营范围是否包含培训内容,看承诺薪资是否与社会同等岗位大体一致,慎重签署贷款协议或含有贷款内容的培训协议,注意保留相关材料。一旦发现被骗,立即向有关部门报案。确有需求参加职业培训的,请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官方网站查询正规培训机构。
五、传销陷阱
传销是指组织者或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其缴纳费用或者以购买商品等方式,取得加入或发展他人的资格,牟取非法利益的行为。传销一般以亲友极力推荐的途径传播,基本都以轻松赚大钱、无需面试直接上岗为噱头。传销面试或工作地点都比较偏僻且转换频繁,公司业务不能清晰说明。
防范提示:高校毕业生务必清楚传销属于违法行为,在求职中要了解传销的基本特征,对发展下线的宣传,要保持头脑高度清醒,防止陷入传销设计的圈套中。如果不慎进入传销,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第一时间脱身报警。
六、合同陷阱
在合同签订过程中,个别用人单位为降低用人成本、规避用工责任而侵犯高校毕业生合法权益。有的仅签订《就业协议书》,或以谈话、电话等口头形式约定工作相关事项,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有的合同内容简单,缺少工作岗位、工作地点、工资、劳动条件、合同期限等具体内容。有的以少缴税款为由,同时准备两份不同薪资的“阴阳合同”。有的包含“霸王条款”,要求几年内不得结婚、无条件服从加班、试用期离职不结算工资等。
防范提示:法律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双方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高校毕业生在签订劳动合同前,应与用人单位认真协商、慎重对待,不可草率签订。要注意劳动合同是否具备《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必备条款(用人单位基本情况、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条件等),特别要高度警惕其中于法无据、明显不合理的条款,防止掉入陷阱,难以维权。
七、试用期陷阱
有的用人单位超过法定上限约定长时间试用期,或者重复约定试用期。有的用人单位以试用期为由,支付工资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或者不缴纳社会保险。还有的用人单位为了降低用人成本,大量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试用期约定较低的工资,等试用期结束后,便以各种理由解聘,“假试用,真使用”。
防范提示:任何违反法律规定的试用期约定无效。根据劳动合同期限的不同,试用期有不同的时限限制,最长不超过6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3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试用期期间,应正常缴纳社保,工资水平不低于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八、信息陷阱
有的用人单位为了增加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往往故意夸大单位规模、业绩、发展前景、工资和福利等。有的用人单位玩弄文字游戏,对招聘职位的工作内容做模糊化处理,将销售员、业务员等职位美化成“市场部经理”“事业部总监”等有诱惑力的名称。
防范提示:高校毕业生可通过企业官网、媒体报道、工商登记注册信息等查询用人单位基本情况,仔细甄别各类招聘信息,不要盲目轻信。求职时要详细询问岗位信息、工作内容,不能只看表面,避免入职后发现实际工作与预期有出入,浪费求职时间和精力。同时,可以多种途径了解公司背景,对长时间大量招聘、离职率高的,要提高警惕。
综合上述案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醒广大高校毕业生,要通过合法的、正当的、信誉好的信息渠道来掌握和了解招聘信息,可以到各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公共招聘网站,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推荐认定的诚信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网站求职。多种途径了解用人单位背景,不盲目轻信,接到招聘邀约后,尽量多和有一定社会阅历的亲朋好友沟通情况,冷静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一旦遭遇上述情况,请立即拨打12333电话或前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投诉举报。如果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或伤害,请立即向公安部门报警。
关键词:
天天简讯:@毕业生 八大求职陷阱你都知道吗?
发布倒计时!ThinkPad春季新品释放专业能量
商品报价动态(2023-05-16)|全球热闻
未来银行将亮相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 焦点报道
每日热点:中指研究院:1-4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增长8.8%
快资讯丨苦透苦透的蕃瓜弄,要“拆落地”改造了!
察右前旗农商银行创新金融产品 助力乡村振兴
央行反思硅谷银行事件:货币政策应避免大放大收 全球信息
天天视讯!外围好内需盘整,新能源板块强势
2023年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幸福家庭记录征集展示活动网络评选结果出炉啦_天天速看
北京因病致贫家庭医疗救助申请认定条件要求-全球热推荐
安全警示标志有哪些_警告标志应该设置在车后多远处
2022年服饰鞋靴市场深度报告—服饰篇
如何注销企业社保、医保账户?在乡镇卫生院拔智齿能否报销医保?
今日热文:中特估概念股拉升回暖 建设银行涨近4%
医药一哥出手大手笔回购!公募基金已提前加仓
17座GDP万亿城市“吸入”135万人口 长沙杭州合肥吸力最强
大众高尔夫R在Speedmachine上为乘客带来乘车体验_全球报道
淮安天气预报一周_淮安天气预报一周15 天天热资讯
落花生课后题小练笔300字_落花生课后题小练笔 全球视讯
天天即时:惴惴小心的意思_惴
描写白鹭的诗句有哪些?_描写白鹭的诗句
网游三国之最强青楼_网游之最强三国
泛海控股公布强制执行进展 多项武汉资产被查封冻结
鸿博股份:目前股份转让程序尚未完成 世界热议
视焦点讯!厦外刚刚公布!277人,录取!
天天微速讯:cf英文昵称12字母_cf英文昵称
【播资讯】“数据之治 观微知著” 首届数据空间大会在合肥开幕
丰原药业:5月11日召开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参与|报道
为了卡友“高兴而来” 东风天龙GX油耗飚低担国产高端重任 动态
环球今日报丨医药板块迎来投资机遇?红土创新医疗保健近一年收益居前
中科海讯:公司的产品主要为国家特种电子信息行业产品,公司的发展业绩会受到国家年度经费支出计划及相关采购政策的影_环球视讯
快看:昊海生科(688366)5月15日主力资金净卖出2.32万元
《股东来了》2023浙江片区系列活动|世纪华通:预计面向新能源客户业务板块将快速发展。 环球通讯
如何在没有墙壁的情况下安装厨房半岛柜_送给老丈人的18种礼物排名
每日速看!最新国际白银价格是多少(2023年5月15日)
相关新闻